
本工作采用滴涂法将所制备的石墨烯、硫化铜 纳米花材料分步定量修饰于玻碳电极,成功制备了 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 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试验结 果表明了这两种材料降低了电极表面电阻,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LK2005A 型电化学工作站;KQ250B 型超声
波清洗器;pHS3C型酸度计;微量进样器。电化学
试验采用三电极体系:Ag/AgCl(饱和氯化钾溶液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裸玻碳电极
(直径2mm)和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
VDS标准储备溶液:1.0×10-6
mol·L-1,于
4 °C避光保存,使用时逐级稀释。
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
二氢钾溶液混合配制。
犖,
犖二 甲 基 甲 酰 胺 溶 液:1.0×10-3 mol·
L-1。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重蒸蒸馏水,
所用玻璃仪器依次用硝酸、乙醇、重蒸蒸馏水清洗,
晾干。
1.2 仪器工作条件
交流阻抗 测 试 参 数 设 置 为:频 率 范 围 0.01~
100000Hz,振幅5mV,静置5s,初始电压为试验
开始时测得的开路电压。
1.3 试验方法
1.3.1 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的制备
参照文献[1213],通过改进的 Hummers法和
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GR)和硫化铜纳米花
(NanoflowerCuS)。称取 所 制 备 的 石 墨 烯 和 硫 化
铜纳米花各 5 mg,分别加入
犖,
犖二 甲 基 甲 酰 胺
(DMF)10mL,超声振荡使其分散于 DMF中,形成
质量浓度为0.5g·L-1的石墨烯分散溶液和硫化
铜纳米花分散溶液,保存备用。
1.3.2 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玻碳电极(GCE)用0.05μm 的氧化铝粉抛光
至镜面,再依次用水、硝酸(1+1)溶液、无水乙醇、水
各超声5min。然后将裸玻碳电极置于0.2mol·
L-1硫酸 溶 液 中,于 电 位 -0.4~ +1.2 V 内,以
100mV·s-1扫描速率循环扫描10圈,活化电极。
活化完毕后用水冲洗干净,用高纯氮吹干备用。
取上述已活化的玻碳电极,用微型进样器取石
墨烯分散液3μL滴涂于电极表面,于冰箱内4°C晾
干,制得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R/GCE),然后再滴
涂硫化铜纳米花分散液3μL 于其表面,于冰箱内
4 °C晾干,制得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
(NanoflowerCuS/GR/GCE),置于冰箱内4°C晾干
备用。
1.3.3 样品测定
采用循 环 伏 安 法 (CV)和 电 化 学 交 流 阻 抗 法
(EIS)对 NanoflowerCuS/GR/GCE 进行表征。在
室温下,以 修 饰 电 极 为 工 作 电 极,饱 和 甘 汞 电 极
(SCE)为 参 比 电 极,铂 丝 电 极 为 对 电 极。 在pH7.10的 PBS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
安法(DPV)对 VDS进行测定。电极在使用前后均
在空白缓冲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以活化电极和洗
脱吸附的样品。
纳米级别;由图2(b)可知,所制备硫化铜纳米花整
体呈 分 散 均 匀 的 花 状 结 构,其 粒 径 小 于 5 μm;
图2(b)呈 现 了 硫 化 铜 纳 米 花 的 片 层 厚 度,约 为
30nm左右。这两种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为修饰电极提供了优越的性能。
2.2 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表征
2.2.1 循环伏安行为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Fe(CN)6]3-/4- 作为分子
探针对修饰过程中电极表面的变化进行表征。裸玻
碳电极与各种修饰电极在含0.1mol·L-1氯化钾
的1.0×10-3
mol·L-1 K3Fe(CN)6 溶液中的循环
伏安图见图3。
液中出现一对较弱的氧化还原峰(曲线1),且峰间
距较大;当在裸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硫化铜纳米花薄2 结果与讨论
2.1 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的扫描电镜分析
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的扫描电镜图见图膜(曲线2)或石墨烯(曲线3)后,氧化峰电流和还原
峰电流均明显增大,峰间距缩小,表明硫化铜纳米花
和石墨烯均促进了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速率;在
滴涂石墨烯的玻碳电极表面继续修饰硫化铜纳米花
后(曲线4),氧化峰电流和还原峰电流达到最大,并
且两峰间距达到最小,表明修饰电极表面石墨烯和
硫化铜纳米花的共同作用同时促进了电子在电极表
面的传递速率。
2.2.2 交流阻抗行为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表面的修饰过程进一
步表征,不同电极的交流阻抗图见图4
GCE在含0.1mol·L-1氯化钾的1.0×10-3
mol·
L-1[Fe(CN)6]3-/4- 溶液中的交流阻抗图)的阻抗
谱高 频 部 分 阻 抗 半 圆 明 显 小 于 裸 玻 碳 电 极 (曲
线1),说明 NanoflowerCuS/GR/GCE 表面电阻小于裸玻碳电极,表明修饰材料可明显降低电子转移
电阻,加速[Fe(CN)6]3-/4- 溶液与电极表面间电子
转移,同时也说明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成功地修
饰到了电极表面。本工作采用滴涂法将所制备的石墨烯、硫化铜
纳米花材料分步定量修饰于玻碳电极,成功制备了
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
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试验结
果表明了这两种材料降低了电极表面电阻,增强了
电子的传递速率。该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电
流响应快、线性范围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
性,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 VDS的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LK2005A 型电化学工作站;KQ250B 型超声
波清洗器;pHS3C型酸度计;微量进样器。电化学
试验采用三电极体系:Ag/AgCl(饱和氯化钾溶液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裸玻碳电极
(直径2mm)和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
VDS标准储备溶液:1.0×10-6
mol·L-1,于
4 °C避光保存,使用时逐级稀释。
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
二氢钾溶液混合配制。
犖,
犖二 甲 基 甲 酰 胺 溶 液:1.0×10-3 mol·
L-1。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重蒸蒸馏水,
所用玻璃仪器依次用硝酸、乙醇、重蒸蒸馏水清洗,
晾干。
1.2 仪器工作条件
交流阻抗 测 试 参 数 设 置 为:频 率 范 围 0.01~
100000Hz,振幅5mV,静置5s,初始电压为试验
开始时测得的开路电压。
1.3 试验方法
1.3.1 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的制备
参照文献[1213],通过改进的 Hummers法和
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GR)和硫化铜纳米花
(NanoflowerCuS)。称取 所 制 备 的 石 墨 烯 和 硫 化
铜纳米花各 5 mg,分别加入
犖,
犖二 甲 基 甲 酰 胺
(DMF)10mL,超声振荡使其分散于 DMF中,形成
质量浓度为0.5g·L-1的石墨烯分散溶液和硫化
铜纳米花分散溶液,保存备用。
1.3.2 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玻碳电极(GCE)用0.05μm 的氧化铝粉抛光
至镜面,再依次用水、硝酸(1+1)溶液、无水乙醇、水
各超声5min。然后将裸玻碳电极置于0.2mol·
L-1硫酸 溶 液 中,于 电 位 -0.4~ +1.2 V 内,以
100mV·s-1扫描速率循环扫描10圈,活化电极。
活化完毕后用水冲洗干净,用高纯氮吹干备用。
取上述已活化的玻碳电极,用微型进样器取石
墨烯分散液3μL滴涂于电极表面,于冰箱内4°C晾
干,制得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R/GCE),然后再滴
涂硫化铜纳米花分散液3μL 于其表面,于冰箱内
4 °C晾干,制得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
(NanoflowerCuS/GR/GCE),置于冰箱内4°C晾干
备用。
1.3.3 样品测定
采用循 环 伏 安 法 (CV)和 电 化 学 交 流 阻 抗 法
(EIS)对 NanoflowerCuS/GR/GCE 进行表征。在
室温下,以 修 饰 电 极 为 工 作 电 极,饱 和 甘 汞 电 极
(SCE)为 参 比 电 极,铂 丝 电 极 为 对 电 极。 在pH7.10的 PBS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
安法(DPV)对 VDS进行测定。电极在使用前后均
在空白缓冲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以活化电极和洗
脱吸附的样品。
纳米级别;由图2(b)可知,所制备硫化铜纳米花整
体呈 分 散 均 匀 的 花 状 结 构,其 粒 径 小 于 5 μm;
图2(b)呈 现 了 硫 化 铜 纳 米 花 的 片 层 厚 度,约 为
30nm左右。这两种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为修饰电极提供了优越的性能。
2.2 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表征
2.2.1 循环伏安行为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Fe(CN)6]3-/4- 作为分子
探针对修饰过程中电极表面的变化进行表征。裸玻
碳电极与各种修饰电极在含0.1mol·L-1氯化钾
的1.0×10-3
mol·L-1 K3Fe(CN)6 溶液中的循环
伏安图见图3。
液中出现一对较弱的氧化还原峰(曲线1),且峰间
距较大;当在裸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硫化铜纳米花薄2 结果与讨论
2.1 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的扫描电镜分析
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的扫描电镜图见图膜(曲线2)或石墨烯(曲线3)后,氧化峰电流和还原
峰电流均明显增大,峰间距缩小,表明硫化铜纳米花
和石墨烯均促进了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速率;在
滴涂石墨烯的玻碳电极表面继续修饰硫化铜纳米花
后(曲线4),氧化峰电流和还原峰电流达到最大,并
且两峰间距达到最小,表明修饰电极表面石墨烯和
硫化铜纳米花的共同作用同时促进了电子在电极表
面的传递速率。
2.2.2 交流阻抗行为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电极表面的修饰过程进一
步表征,不同电极的交流阻抗图见图4
GCE在含0.1mol·L-1氯化钾的1.0×10-3
mol·
L-1[Fe(CN)6]3-/4- 溶液中的交流阻抗图)的阻抗
谱高 频 部 分 阻 抗 半 圆 明 显 小 于 裸 玻 碳 电 极 (曲
线1),说明 NanoflowerCuS/GR/GCE 表面电阻小于裸玻碳电极,表明修饰材料可明显降低电子转移
电阻,加速[Fe(CN)6]3-/4- 溶液与电极表面间电子
转移,同时也说明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成功地修
饰到了电极表面。本工作采用滴涂法将所制备的石墨烯、硫化铜
纳米花材料分步定量修饰于玻碳电极,成功制备了
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
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试验结
果表明了这两种材料降低了电极表面电阻,增强了
电子的传递速率。该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电
流响应快、线性范围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
性,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 VDS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