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淬火回火的热镀锌工艺对1000 MPa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粉末2024年03月11日 15:14
- 计C-Si-Mn合金系并添加微合金元素Nb开发1000 MPa级镀锌双相钢,通过热模拟实验机研究实验材料经淬火回火的热镀锌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微组织均以岛状弥散分布的马氏体和铁素体基体组成,铁素体晶粒尺寸约为2~4 μm;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实验材料的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导致强度降低,延伸率升高;在较高温度淬火回火后,组织中部分马氏体板条界面模糊;实验材料断裂韧窝平均尺寸较小,呈韧性断裂机制,宏观上表现为马氏体自身断裂。实验材料在380 °C淬火并回火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实现良好匹配,为1000 MPa级镀锌双相钢退火工艺提供实际指导。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热镀锌DP钢表面析出缺陷的分析与研究2024年02月29日 12:50
- 双相钢,又称DP钢,因其成分中含有Si、Mn等亲氧的金属元素,导致在生产中容易与氧发生反应,致使产品表面形貌变差。本文从原理上简述了本钢某镀锌机组生产双相钢时,表面产生析出缺陷的原因,并从原理出发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Nb?Ti微合金化800 MPa级复相钢性能均匀性研究2024年02月28日 15:16
- 对Nb?Ti微合金化800 MPa级汽车用复相钢的头、中、尾部力学性能、板形与显微组织结构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造成热轧原料通卷性能波动,酸轧板形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热轧原料钢卷内、外圈冷速不均形成不同类型微观组织导致。为此,在生产800 MPa强度级别复相钢时,热轧采用550 °C低温卷取工艺,可有效避开珠光体生成区,确保热轧通卷为铁素体与贝氏体组织,进而改善热轧原料通卷性能均匀性,提高该产品酸轧后板形质量。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高炉炉缸高效运行的改进措施2024年02月27日 16:27
- 谢孔明, 高维平/XIE Kong-ming, GAOWei-ping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创新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钢7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异常升高,通过在入炉料中配加钒钛矿护炉、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控制产能、加强铁口维护、提高冷却强度﹑使用加长风口和局部堵风口作业等措施,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逐步降低到安全范围内,保持了炉况稳定顺行,减缓了炉缸侵蚀。 本钢7号高炉(2850 m3)于200
- 阅读(0)
- [检测百科]分享:金属复合板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024年02月27日 16:27
- 谢孔明, 高维平/XIE Kong-ming, GAOWei-ping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创新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钢7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异常升高,通过在入炉料中配加钒钛矿护炉、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控制产能、加强铁口维护、提高冷却强度﹑使用加长风口和局部堵风口作业等措施,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逐步降低到安全范围内,保持了炉况稳定顺行,减缓了炉缸侵蚀。 本钢7号高炉(2850 m3)于200
- 阅读(0)
- [检测百科]分享:镁锂合金热处理温度对α/β相转变及晶粒尺寸的影响2024年02月27日 16:16
- 谢孔明, 高维平/XIE Kong-ming, GAOWei-ping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创新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钢7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异常升高,通过在入炉料中配加钒钛矿护炉、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控制产能、加强铁口维护、提高冷却强度﹑使用加长风口和局部堵风口作业等措施,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逐步降低到安全范围内,保持了炉况稳定顺行,减缓了炉缸侵蚀。 本钢7号高炉(2850 m3)于200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高炉炉缸高效运行的改进措施2024年02月22日 13:06
- 谢孔明, 高维平/XIE Kong-ming, GAOWei-ping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创新部,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钢7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异常升高,通过在入炉料中配加钒钛矿护炉、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控制产能、加强铁口维护、提高冷却强度﹑使用加长风口和局部堵风口作业等措施,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逐步降低到安全范围内,保持了炉况稳定顺行,减缓了炉缸侵蚀。 本钢7号高炉(2850 m3)于200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石墨烯对热压烧结TiC/T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02月22日 13:01
- 摘要:本文采用真空热压烧结炉以碳粉、石墨烯、碳粉和石墨烯混合粉3种不同碳源制备了TiC/Ti复合材料。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附带能谱仪和拉伸实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由α-Ti相和TiC相组成。加碳粉作碳源材料时,碳在钛基体中有一定固溶,钛相晶格膨胀,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较高,约612.75 MPa;添加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团聚严重,生成的TiC相量少,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低为482.93 MPa;当石墨烯和碳粉混合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低碳酸洗钢SPHC-P冲压开裂分析及性能提升2024年02月18日 15:15
- 郑泽林, 赵鲁鹏, 欧阳页先, 曹鹏, 翟兵, 赵立宁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摘要:低碳酸洗钢SPHC-P在用户生产压缩机外壳的过程中出现开裂,开裂处位于凸台外边缘的端部。取样对开裂处进行化学成分、厂内工艺调查、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开裂原因主要是终轧温度低,组织混晶导致延伸率和r值低造成的。通过增加中间坯厚度、投用热卷箱、关闭精轧机架间冷却水和增加轧制润滑等措施提高终轧温度,均匀晶粒组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平整工序对B170P冷轧钢板表面波纹度的影响2024年01月09日 13:35
- 对B170P钢板进行了不同平整工艺参数的处理,研究了平整工序对其表面波纹度的影响,结合平整工序的表面波纹度测试结果,针对平整工序提出改善措施,以达到降低钢板表面波纹度的目的。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液压成形S500MC高强钢汽车轮辋疲劳性能的有限元模拟2023年12月27日 14:41
- 以厚度为2.0mm的S500MC微合金高强钢板为材料,采用液压成形工艺制造汽车轮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该轮辋的疲劳性能,并与常规滚压成形2.3mm 均匀壁厚SPFH540中强度低合金钢轮辋和2.0mm均匀壁厚S500MC微合金高强钢轮辋进行对比。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TiN-Al体系结合剂配比对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2023年12月26日 11:10
- 罗 涛,江文清,徐 敏(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九江332007) 摘 要:以立方氮化硼(cBN)、TiN、铝为原料,在1500℃,5.5GPa条件下烧结合成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研究了TiN-Al体系结合剂中 TiN与铝的质量配比(21∶4,17∶8,13∶12,9∶16)对PcBN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BN复合材料主要由BN、TiB2、TiN、AlN和Al2O3 相组成;随着结合剂中铝含量的升高,PcBN复合材
- 阅读(0)
- [检测百科]分享:TiN-Al体系结合剂配比对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2023年12月26日 11:10
- 以立方氮化硼(cBN)、TiN、铝为原料,在1500℃,5.5GPa条件下烧结合成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研究了TiN-Al体系结合剂中 TiN与铝的质量配比(21∶4,17∶8,13∶12,9∶16)对PcBN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电沉积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2023年12月22日 14:45
- 电沉积法是目前制备镍基复合镀层的重要方法。介绍了不同电沉积法的特点,综述了电流密度、镀液pH、表面活性剂、第二相颗粒含量和尺寸等工艺参数对镍基复合镀层质量的影响,总结了镍基复合镀层的种类及应用现状,最后对电沉积镍基复合镀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铝合金管准静态轴向压缩的数值模拟2023年12月18日 14:15
- 以多层(10层)和少层(3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铝合金管(Al-CFRP混合管)为研究对象,采用 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建立单层壳模型、多层常规壳模型和多层连续壳模型3种模型,基于 Hashin失效准则对混合管轴向压缩变形过程进行仿真,对比了各模型的仿真准确性;将初始峰值载荷、比吸能、平均压缩载荷仿真相对误差和仿真时间进行无量纲化和权重处理,对各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P92钢的蠕变-疲劳损伤行为及蠕变-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2023年12月14日 14:25
- 对P92钢在600℃下进行应力和应变控制的蠕变-疲劳试验,分析了载荷水平、保载时间对蠕变-疲劳损伤的影响;结合应力控制下的蠕变-疲劳试验数据,在黏塑性统一本构理论框架下引入修正的Chaboche非线性随动硬化率及蠕变应变并考虑损伤演化规律,构建了基于Chaboche理论的耦合蠕变-疲劳损伤本构模型,模拟了P92钢的蠕变-疲劳循环曲线。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高应变速率下SiCp/Al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2023年12月07日 15:54
- 利用分离式 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对体积分数15%SiCp/Al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500~2000s-1 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其显微组织演变;基于试验数据,通过包含与应变速率和塑性应变相关的绝热温升软化项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预测,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500MPa级叉车门架型钢C250b的研制2023年11月29日 16:31
- 王晓波1,2,王峰2,贺智勇2,张启富1,2(1.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2.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1)摘要:近年来,集成电路、热交换器、半导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陶瓷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化硅陶瓷内部存在的晶格氧、晶界、气孔等缺陷导致其室温热导率远低于碳化硅单晶理论室温热导率。综述了添加剂、烧结工艺等因素对碳化硅陶瓷室温热导率的影响,并对高导热碳化硅陶瓷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碳化硅陶瓷;热导率;添加剂;烧结工艺中图分类号:T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热解碳-SiC共沉积界面SiCf/SiC Mi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拉伸行为2023年11月29日 16:31
- 以国产第三代碳化硅纤维(SiCf)为增强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在SiCf 表面同时沉积热解碳(PyC)和SiC形成共沉积界面层,沉积时间为20~70min,然后继续沉积SiC制备出致密的 MiniSiCf/SiC 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拉伸行为。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高温应变时效对P92钢高温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2023年11月28日 16:41
- 分别在应力与应变控制下对P92钢进行550℃高温低周疲劳试验,研究该钢在不同应变幅(0.2%~1.0%)和应力幅(280~350MPa)下的疲劳行为;对P92钢进行不同预拉伸应变(0~4%)和温度(250~350℃)下的应变时效处理后,研究该钢的高温拉伸与低周疲劳性能。
- 阅读(14)